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众、参两院发表咨文,他把世界政治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两个对立的营垒,不指名地将苏联称为“极权政体”,并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名,宣布美国将支持和帮助世界上所有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力量。这便是人们所熟知的“杜鲁门主义”的问世。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移。第一次转移是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由此推动了科学和技术、商业和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革命。第二次转移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崛起,其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第三次就是正在发生着的世界的崛起,即“后美国时代”。在产业、金融、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世界力量的分配正在发生着转移,正在偏离美国的统治地位。这不是一个美国衰落的世界,而是一个其他国家崛起的世界,一个由许多地方和许多人定义的世界。

                                                                                                                                                         ——美国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

              ⑴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的理解。



              ⑵材料二中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3.

              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一现在);“三分法”(1945—1955年,1955—60年代末,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今天);“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

                                                                                                                                             ——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1994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 5.

              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变化
              B.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
              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
              D.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科  20世纪世界交往的方式有战争与和平交往两种方式。在和平交往中,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军事交往、思想文化交往等,其中民间交往与官方交往互相促进,双边交往与多边交往相互补充。20世纪世界交往的突出特点是它的两重性:一方面社会交往推动了先进生产力的传播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世界交往中的不平等状况,阻碍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破坏了正常的世界交往……破坏正常的世界交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维护,以致出现矛盾甚至冲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本国商品和资本所到之处,都看成其国家利益所在,要求别国服从它的利益,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加以维护,从而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国家之间也会产生敌对情绪;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强大力量为后盾,推行对自身有利的交往;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世界交往的严重障碍。

              ——摘编自李植《研究20世纪世界史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在20世纪世界交往中的活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7.

              有人曾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
              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
              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
            • 8.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导致“区域经济圈”在90年代以后大量建立的政治因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中国改革开放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多极化格局加强
            • 9.

              一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走,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位旅行者的原国籍是(  )

              A.法国
              B.苏联
              C.南斯拉夫
              D.民主德国
            • 10.

              2006年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   )

              A.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