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有关《选举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修正内容引起了人民的极大关注。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
              B.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六年
              C.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98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实质上是直接选举
            • 2.

              自古以来的政治发展史中,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美)詹姆斯·罗伯特

              材料二:下面为唐朝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二中的图2说明新生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8分)

              (2)中国唐朝和美国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理由。(7分)

              材料三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3)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4分)

               

            • 3.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图     片

              历史地位

              理    由

               罗马法发展史上第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第三个里程碑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 4.

              (14分)政治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内容之一。

              张治平在《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一书中谈到: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1)根据材料和所学,说明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设置“分权”的本质区别。(4分)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宪法的演变

              主要内容

              1954年宪法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975年宪法

              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比过去狭小;国家依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地主、富农、反动资本家和其他坏分子的政治权利。

              1982年宪法

              加强民主与法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1999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宪法演变进程的认识。(4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6分)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8分)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