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

              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D.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 2.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50年代某次重要国际会议时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关于这次会议正确的认识是(    )
              A.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会议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有关
              C.会议是指万隆会议
              D.会议使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正常化
            •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也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就,以下关于新中国外交政策(活动)及其概述,对应正确的是(   )


            • 4.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有重大影响。下列各项对应准确的是

               

              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方针政策

              A.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与苏联建交结盟

              B.

              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冷战”开始后,亚洲出现局部热战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加入不结盟运动

              A.A
              B.B
              C.C
              D.D
            • 5.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参加日内瓦会议
            • 6.

              60年代中期,我国同日本和西欧等西方国家的贸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五十年代末期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代表总人数

              1226

              1226

              中共党员

              68(占比54.5%)

              708(占比57.7%)

              民主党派

              274(占比22.3%)

              284(占比23.2%)

              无党派

              284(占比23.2%)

              234(占比19.1%)

            • 7.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写道:“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不同,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西方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下列事件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A.建国初“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D.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 8.

              1954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西方冷战阵营中的领袖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也在公开场合宣布,可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和平共处。由此可见,该原则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B.加强了中国与邻国的友好关系
              C.缓和了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D.具有适用的普遍广泛性
            • 9.

              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周总理发表此番言论的目的是( )

              A.提倡求同存异,以解决国际争端
              B.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
              C.实行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寻扩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
            •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表现在(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