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9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重要建议,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奥巴马表示,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在诸多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愿同中方就相关问题保持密切协调。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基于怎样的国际形势,在外交方面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一、二,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举例说明。

              (3)据材料二、三,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影响战后中美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的头像再次被赫然印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不过,这次显然更具有冲击力,因为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①邓小平促成了中美建交②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引起美国重视④迫于形势美国放弃“冷战”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陈一然主编《亲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决策》(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20世纪70年代历史”的目录摘编:

              第二部分

              7 我所知道的“文革”发动的内情

              8 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经过

              9 1977:570万青年是怎样走进考场的

              10 我所亲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中美建交亲历记

              12 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三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0年代初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2年至1978年二十七个成套设备引进建设规模表(部分)

              项目

              投资(亿元)

              设计能力

              引进国家

              宜昌湖北化肥厂

              2.45

              合成氨30万吨,尿素48万吨

              美国、荷兰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

              23.70

              乙烯30万吨、高压聚乙烯18万吨、聚丙烯8万吨

              日本、西德、美国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20.79

              化纤原料10.8万吨、化学纤维5.2万吨

              日本、西德

              天津大港电厂

              4.50

              发电机组32千瓦

              意大利

              武钢1. 7米 轧机工程

              38.9

              热轧钢板300万吨、冷轧钢板100万吨,硅钢片7万吨

              日本、西德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对自己提炼的主题进行说明。

            • 5. (10分)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荣幸地接待你的代表赫尔利将军。……今一旦得赫尔利将军之助,使我们有实现此目的之希望,我非常高兴地感谢你的代表的卓越才能和对中国人民的同情。……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向是有历史传统的深厚友谊的。我深愿经过你的努力与成功,得使中美两大民族……永远携手前进。

              ——毛泽东《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1944年11月4日)

              材料二  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危险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至于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毛泽东《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1955年1月28日)

              材料三  为了有利于中美高级接触,党中央从大局着眼,不把美国同台湾断交当作两国高级接触的前提条件。……台湾问题应与整个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一政策调整奠定了中美两国在存在着重大分歧的情况下逐步接近的基础。但是,在中美建交的问题上,中国却始终坚持美国必须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三项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一直贯穿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过程中,为此,中国对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阴谋进行了一次次坚决的斗争。

              ——张化《毛泽东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毛泽东主张中美“携手前进”的目的。(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 据材料三分析,面对中美重大分歧,毛泽东的处理方式呈现怎样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从毛泽东对美政策调整的视角出发,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 6.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  近代屈辱外交篇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展示二  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1954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的回忆录

              展示三  新时期对外开放篇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展示一,《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材料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展示三,列举两个与上海有关的实例,说明中国在新时期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