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化大革命”深刻的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它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 2. “十年动乱”是指
              A.1956-1966年
              B.1966-1976年
              C.1976-1986年
              D.1986-1996年
            • 3.

              1966年8月,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批示,开列了一份应予保护的名单,要求对宋庆龄、郭沫若、章士钊、傅作义、李宗仁等人士,还有人大常委会、各民主党派中央的负责人等,均给予保护。该事件从本质上说明当时

              A.毛泽东、周恩来对民主人士的关心和保护
              B.立法机构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C.宪法无力约束国家政治生活和公民社会活动
              D.我国领导人在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正义
            • 4. 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2)材料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 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  革命文艺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  革命文艺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  国际时事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  对工人广播

              12:30  新闻

              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  红小兵节目

              16:20  红卫兵节目

               

               

               

               

               

               

               

               

               

               

              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 午夜剧

              1:30 怀旧影院场

              2:30 夜读心灵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7:20 早知天下

              8:00 体育直播间

              8:20 做客中央台

              8:40 财经在线

              11:10 法治中国

              12:35 体彩时间

              12:40 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

              19:20 城乡纪实

              20:30 天天福彩

              20:35 小喇叭

              22:30 神州夜航 (含整点新闻)

              0:10 生活资讯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8:35 流行经典

              9:30 娱乐周报

              12:00 天天体彩

              20:30 天天福彩

              20:35 体育沙龙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4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分)

               

            • 6.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A.红卫兵运动
              B.上海造反派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
              C.革命委员会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领导体制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