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原油 100万吨 160万吨 180万吨 210万吨
              发电量 8.7亿千瓦 15.3亿千瓦 17.5亿千瓦 20.8亿千瓦
              铁路货运量 250万吨 410万吨 474万吨 481万吨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
              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
            • 2.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3.

              “文化大革命”深刻的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它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 4. “十年动乱”是指
              A.1956-1966年
              B.1966-1976年
              C.1976-1986年
              D.1986-1996年
            • 5.

              1966年8月,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批示,开列了一份应予保护的名单,要求对宋庆龄、郭沫若、章士钊、傅作义、李宗仁等人士,还有人大常委会、各民主党派中央的负责人等,均给予保护。该事件从本质上说明当时

              A.毛泽东、周恩来对民主人士的关心和保护
              B.立法机构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C.宪法无力约束国家政治生活和公民社会活动
              D.我国领导人在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正义
            • 6.

              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三元并存与互补”指的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从这三个角度展开,指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

            • 7. (1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呈现阶段性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相关情况

              1951年

              9 月2日 下午3时,首都各界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大会,出席者有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代表郭沫若、陈叔通、彭真、李济深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 九月三日 抗日战争胜利日纪念办法的通知”中强调:中国人民所以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团结起来,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得到了苏联在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长期支援和最后出兵解放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的伟大援助”, “美帝国主义是今天中国人民的死敌” ……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此后除《人民日报》等上发表有社论纪念抗战胜利外,其他纪念活动几近停滞,抗战胜利纪念日似乎被遗忘……

              1985年

              上海晋元中学在沪西工人影剧院举行纪念大会;《解放日报》发表有张祺的《上海职工同新四军的战斗情谊》、陆诒的《徐州会战中访李宗仁将军》、李直峰的《抗战期间的对日无线电侦破工作》等;上海市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文艺演出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1995年

              “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专题书介展览”在香港举行,集中展出内地和台、港、澳地区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抗日战争的300多种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9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共青团中央等单位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联合主办“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

              问题: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的两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 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  革命文艺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  革命文艺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  国际时事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  对工人广播

              12:30  新闻

              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  红小兵节目

              16:20  红卫兵节目

               

               

               

               

               

               

               

               

               

               

              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 午夜剧

              1:30 怀旧影院场

              2:30 夜读心灵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7:20 早知天下

              8:00 体育直播间

              8:20 做客中央台

              8:40 财经在线

              11:10 法治中国

              12:35 体彩时间

              12:40 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

              19:20 城乡纪实

              20:30 天天福彩

              20:35 小喇叭

              22:30 神州夜航 (含整点新闻)

              0:10 生活资讯

              4:30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8:35 流行经典

              9:30 娱乐周报

              12:00 天天体彩

              20:30 天天福彩

              20:35 体育沙龙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4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分)

               

            • 9.

              (26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历史学家西格佛里斯劳菲尔指出:“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

              ——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  遵守宪法是孙中山对袁的另一要求,宪法制定之前,先制定临时约法,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人民一律平等……(均在法律上享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被选举权利、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公布法律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政治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蓝本及其所包含的民主因素(10分,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何理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创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0分)

               

            • 10.

              (22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 山陵及宫阙);二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才莫,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 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2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2分〉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 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一一《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3分)该法典有何影响? (3分)

              (4) 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3分〉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 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 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1978年12月13日)

              (5)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 (1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 (1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