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  近代屈辱外交篇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展示二  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1954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的回忆录

              展示三  新时期对外开放篇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展示一,《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材料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展示三,列举两个与上海有关的实例,说明中国在新时期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 2.

              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事件

              影响

              A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

              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C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A.A
              B.B
              C.C
              D.D
            • 3.

              新中国外交秉承“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外交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并便利两国人民互相朝圣和往来起见,双方同意基于(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二)互不侵犯、(三)互不干涉内政、(四)平等互惠、(五)和平共处的原则,缔结本协定。

              ——1954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亚非十三国时提出)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时候,严格遵守以下原则(节选):第二,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又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第四,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1964年《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材料三  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2013年《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举措为例,论证“新中国走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 4.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种类

              计费单位(每10支)

              邮资(元)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改革开放前中国未与西方建交
              B.香港是中国与西欧交往的唯一桥梁
              C.捷克是中国通往西欧的交通枢纽
              D.苏联东欧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
            • 5.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有重大影响。下列各项对应准确的是

               

              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方针政策

              A.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与苏联建交结盟

              B.

              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冷战”开始后,亚洲出现局部热战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加入不结盟运动

              A.A
              B.B
              C.C
              D.D
            • 6.

              1949年6月,美国驻中华国民政府大使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以缓减华北因旱灾造成的粮棉供应困难,同时提出向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提供大批借款。中共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这些事情暂时无法实现。由此可知

              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基本原则确定
              C.中国已确立“一边倒”方针
              D.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要挟新中国
            • 7.

              59年,毛泽东在会见波兰客人时曾说:“社会主义国家是朋友,我们要好好团结。此外,还需要团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没有朋友是不行的。”这表明那一时期

              A.苏联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减弱
              B.中国放弃“一边倒”的方针
              C.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减弱
              D.中国的外交政策日益成熟
            • 8.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国外交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4)纵观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程,概括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因素

            • 9.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加强了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D.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10.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C.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