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有关《选举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修正内容引起了人民的极大关注。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
              B.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六年
              C.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98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实质上是直接选举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 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4.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实事求是
              B.搁置分歧
              C.独立自主
              D.因地制宜
            • 5.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8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倶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6. 2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7.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8.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9.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10.
              【题文】(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第一部分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到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再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这些复兴之路先后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材料二  2007年10月13日,《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也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近800米的展线,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浓缩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来自四川的八旬谭姓老者,一边重复着毛主席的这句话,一边在开国大典巨幅图片前留影。五名来自首都钢铁工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也一起在这里留影,他们说:“站在这里我们心潮澎湃,感觉自己重生了。”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材料三  2007年10月15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报告。其中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6分)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一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6分)
              (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思想文化?(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