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 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D.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 2.

              14、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3.

              17、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等物品。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D.“文化大革命”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 4.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1.“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

              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

              四、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5.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 6.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 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8. 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

              材料二:

              年份

              工业总产值

              (亿元)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

              比上年

              1966

              2 534

              +17.3%

              558.7

              +24.4%

              1967

              2 104.5

              近-10%

              419.4

              -25%

              1968

              2 015.3

              -4.2%

              361.3

              -13.9%

              材料三:“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材料四: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五:“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200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980年的7.4倍,年均增长9.5%,农村两亿两千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2002年10月24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6年底我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4分)

              (2)结合材料二,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折”?(7分)

              (3)据所学知识,材料四中所说的率先“尝试”变革地方是哪里?(2分)主要针对的是什么?(2分)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4分)

              (4)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6分)

            •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 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钢产量

              535

              1 866

              667

              1 223

              粮食产量

              3 900

              2 870

              3 200

              3 891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反映的社会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计量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

            • 10. 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人民公社化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大跃进  ④农业合作化
              A.④③①②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