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的头像再次被赫然印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不过,这次显然更具有冲击力,因为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①邓小平促成了中美建交②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引起美国重视④迫于形势美国放弃“冷战”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 28、最近,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1)结合17—18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概述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要说明美国大国地位确立、发展的三个阶段。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 3.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承认。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有个别人持敌视的态度……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奥委会于同年I 1 月6 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   

              材料二  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这个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终于获得成功,于2001年7月得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材料三  中国不断地用成功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中国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着自己。 2007年 10月 22日,在中共十七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美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彰显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没有参加奥运会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主要原因是有哪些?(8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经历怎样的曲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8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陈一然主编《亲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决策》(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20世纪70年代历史”的目录摘编:

              第二部分

              7 我所知道的“文革”发动的内情

              8 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经过

              9 1977:570万青年是怎样走进考场的

              10 我所亲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中美建交亲历记

              12 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

                   时间 情 况         

              1890—1920年

              1950—1970年

              1978—至今

              代表刊物、创办人

              《时务报》(维新派机关报)、

              《新青年》(陈独秀);

              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人民日报》《红旗》(党报党刊)、

              《文汇报》(综合性日报)

              《人民日报》(党报党刊)、

              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主要内容

              政治色彩浓厚,同时文学期刊、科普类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

              内容更加丰富,但依旧政治宣传方面涉及较多,娱乐题材缺乏

              宣传重点转移到对经济建设的报道中来,娱乐性题材日渐丰富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6.

              (27分)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中间的阶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城镇出现以来,middle class (中产阶级)主要指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的工商业阶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middle class 变成一个职业概念,同特定职业的收入和生活方式相连,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白领)、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等。

              ——肖瑛《不断演变的“中产阶级”概念》

              材料二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搞工业化、现代化真能搞到“起飞”程度的,只有一个事例——他们都是由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西欧、北美带动于先,日本踵随于后。所以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昨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什么是个体户呢?个体户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细胞。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分析材料一中西欧中产阶级在14世纪以后越来越富有的原因。列举他们为改变“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现状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事件。(10分)

              (2)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述中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不得摘抄原文)。(8分)

              (3)中国“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的经济模式是什么?1978年后,促使中国中产阶级开始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9分)

               

            • 7.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9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幸福是什么?”其中一位务工大哥平静回答“我姓曾”网络爆红。幸福是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时代

              幸福观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现在

               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梦,成为现在国人的幸福观。“中国梦”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夙愿。国人纷纷争做最美中国人,“中国梦,我的梦”成为2013 年以来的流行语 。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现代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当代这种社会幸福观的看法。(2分)

              (4)“中国梦,我的梦”出现的背景是什么?(4分)

               

            • 8.

              (22分)人类文明在继承(借鉴)和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6分)

              材料二  某同学为进一步探究启蒙运动的有关问题,选择了下列两本著作作为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同学选择这两本著作的理由。(4分)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发展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

              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

              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

              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

              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

              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

              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

              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

              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

              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

              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

              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

              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

              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

              方法。

              “十五大”明确肯定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

              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

              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邓小平文选》“南访谈

              话”

              《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照搬别国经验的教训,(4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学习外国经验的主要途经及在经济建设方面借鉴与创新的表现。(8分)

               

            • 9.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 10.

              下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