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辛亥革命前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政变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实现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抱负。这说明当时的报刊

              A.以宣传革命思想和共和理念为宗旨
              B.体现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致力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把批评和监督政府作为职责所在
            • 2. 1903年,上海爱国学社教师张继发表了一篇题为《祝北京大学堂学生》的文章,号召北京大学堂学生学习欧洲学生“撞自由钟”、“树独立旗”、“杀皇帝”、“倒政府”。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发表在(  )
              A.
              B.
              C.
              D.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

                   时间 情 况         

              1890—1920年

              1950—1970年

              1978—至今

              代表刊物、创办人

              《时务报》(维新派机关报)、

              《新青年》(陈独秀);

              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人民日报》《红旗》(党报党刊)、

              《文汇报》(综合性日报)

              《人民日报》(党报党刊)、

              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主要内容

              政治色彩浓厚,同时文学期刊、科普类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

              内容更加丰富,但依旧政治宣传方面涉及较多,娱乐题材缺乏

              宣传重点转移到对经济建设的报道中来,娱乐性题材日渐丰富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4.

                  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这些报纸的创办(  )

              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
              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
              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 5. 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6. 一位久居上海的民族资本家一直坚持阅读《申报》,以了解国计民生。在民国七年的《申报》中,他可能读到的新闻是
              A.某华侨在沪投资开办西餐厅生意兴隆
              B.京剧名角谭鑫培奉旨入宫给皇帝表演
              C.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了有线电报线
              D.上海学生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 7.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下列属于该时期的报刊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高达4200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当时(    )

              A.国民参政议政意识普遍提高
              B.民众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C.报刊与时俱进反映社会思潮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 9.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

              1908年,在光绪皇帝去世前的几个月里,《申报》一直密切关注其病情的变化,连续报道达30次以上,并多次刊出御医入诊的“脉案”和药方。这些消息,不是来自官方的通报,而是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获得的独家新闻。这可以用来佐证《申报》

              A.体现了新闻自由的原则
              B.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掌控
              C.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
              D.以推动政治改革为主要目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