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今天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可以追溯到冷战处于胶着时期的1958年。出于对核战爆发、所有通讯系统瘫痪、所有无法替代的信息也会被摧毁的恐惧,美国国防部成立的前沿科技项目署,随后该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互联网。这一史实最能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B.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
              C.国家对经济有力干预
              D.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 2.

              漫画名为《袁隆平的心事,你来猜》。它形象地反映了


              A.科学家的梦想与追求
              B.“浮夸风”盛行
              C.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D.“科教兴国”成果显著
            • 3.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 4. 17、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 5. 以《明朝那些事》成名于互联网,受到读者热捧的“当年明月”,说自己“熟练掌握了历史”,写的是正史。人们谓之“网络史学”“草根史学”。这一现象
              A.促使史家从印刷发表空间转入网络发表空间
              B.是新业余史家时代到来的标志
              C.完全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态度
              D.彻底改变了历史研究的模式
            • 6. 2001年,袁隆平被中国政府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成就是:
              A.主持“两弹一星”
              B.试验计算机研制
              C.研制杂交水稻
              D.参与载人飞船研制
            • 7.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的成就是
              A.南优二号
              B.南优一号
              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8. 对下面中国1949——2008年粮食产量变化图认识正确的是

                    

              A.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是因为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1965年与1962年相比粮食产量的变化标志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1978年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是因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1978年后粮食产量的变化与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密切相关
            • 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材料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材料三、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材料四、“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首次使用X频段测控、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这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将为今后的“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奠定基础。从地面迈向天空,再迈向太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1日电《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阶梯》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位作者所属的诗词流派。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对天体(或月亮)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1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时说道:早年搞实验也走过弯路。当时(20世纪)50年代是“一边倒”,什么都向苏联学习,于是他就按米丘林学说搞无性杂交,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面,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面,搞得不伦不类,后来才醒悟过来,便改学孟德尔(奥地利人)经典遗传学,才逐渐摸索到杂交稻的科学规律。他的成功之处在于 ( )

              A.反对“一边倒”
              B.与时俱进,反对教条
              C.坚持民主科学
              D.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