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念念不忘)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陈云同志建议决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加回顾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他说:有了党的整个历史,把毛泽东在60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么,评价毛泽东就有了全面的根据,也就更能说服人。

              ——张树军主编《红色决策: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

              材料三   簇拥着邓小平巨幅画像的“春天的故事”方阵经过天安门城楼,呈现出了群众游行的第二部分“改革开放”。身穿绿色服装的男女青年组成“春天的故事”方阵,手持黄色迎春花花束和粉色桃花花束,簇拥着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画像。广场上出现了“解放思想”四个大字。现场放出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中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孙中山先生为“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提出过哪些主张?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7分)

              (2)材料二中陈云同志建议决议“增加回顾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毛泽东一生中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在于什么?(4分)

              (4)材料三中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指出体现这一精髓的两个“宣言书”。(6分)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概括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4分)

               

            • 2.

              铁路是现代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的发展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斯蒂芬森,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铁路,始于1876年外国在上海所修的吴淞铁路。1881年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为减轻顽固派的反对,一开始不得不采用马拉车箱运煤;……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作为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铁路轮船被视为起衰振弊救国图强的利器, 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从1895到1911年,出现第一次铁路修建的高潮,先后修建了东清、胶济、京汉等几条较长的干路……但这些铁路大部分都借入了外国资金,外国资本势力对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朱荫贵《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 1949年12月,在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局常委会上,搁置半个世纪的修建成渝铁路被提上议程。作为四川人,邓小平对引发辛亥革命的四川保路运动太清楚了,清政府和国民政府修不好的成渝铁路,共产党能不能修好?当邓小平赴京向毛泽东请示时,毛泽东回答,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否则,就暂时搁置.邓小平讲了三点理由,说服了毛泽东及党中央。              ——摘自《邓小平说服中央修建成渝铁路》

              (1)据材料一,概括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飞速发展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4分)

              (3)综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邓小平讲的三点理由可能有哪些内容?(6分)

               

            • 3.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召开,使党和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

              (2)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 4. 在中共十八大上,习近平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

              (1)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在何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

              (2)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社会实现了哪两次巨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一致性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