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5分) “价值破坏”和“价值构建”是近年来伦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无论是“破坏”还是“重建”,都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8年,雅典设立奥泰里克专项基金,规定穷人观剧只要不中途退场,即可得到两个奥波尔的观剧津贴制度。……因为有两个奥波尔,有人就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做任何事情,只用在观剧的时候呼呼大睡。后来,观剧者的呼噜声、吵闹声让人几乎听不到表演者在说什么,观剧者的欺骗超越了表演者的表现。在两个奥波尔的诱惑下,雅典人变得不在那么自觉、有序、善良。

              ——根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整理

              (1)试从“价值构建”和“价值破坏”的角度对材料一中提到的古代希腊观剧津贴制进行全面评价。(4分)

              材料二  新的价值观念在16世纪后的西欧形成了巨大的浪潮。英国街头戏剧中的一段台词所说:“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2)材料二中的新价值观指什么?(1分)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简要分析这一新价值观确立的原因以及对后来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3)分析20世纪初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主张“道德伦理革命”,价值重构的原因。(4分)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价值构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代中国价值构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 2.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以下是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在社会领域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个人与社会

              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

              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

              经济方面

              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

              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

              政治方面

              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

              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

              ——据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整理

              (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4分)

              (2)对比路德,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加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6分)

               

            •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丁·路德以圣经作为评判各种宗教观念的唯一准则。因为在圣约中并没有出现炼狱之火、圣礼和临终的涂油礼;他把传道而不是上述种种礼节作为礼拜仪式的中心内容。新教信仰就通过传道士和圣经成为话语和文字的宗教,神父被剥夺了充当人和神之间的沟通者的特权;每个人是他自己的牧师。教会不再行使管理上帝恩典之职,在传统中被视为异教的东西合法化。从前的全能教会被臣服于各国政府的民族教会所取代,于是宗教的权限缩回到彼岸,而此岸则留给了政府来管辖。         

               ——[德]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1)根据材料,概括新教会的特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教会产生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