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公告:“饲养员已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 )

              A.发扬民主作风,反对专制主义
              B.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
              C.扩充边区军队,增强军事实力
              D.减少行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
            • 2.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38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建立民意机关”的主张。鉴于军事形势的危急和外交上的孤立,国民党决定接受共产党的主张,结束国防参议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随后制定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遴选了第一届国民参政员。

              1938年7月,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成立。国民参政会的设立,是国民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第一次为各主要抗日力量共同参与中国政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场所,在抗战中,国民参政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巩固国共团结的重要阵地。

              抗战胜利之际,国民党为了继续实行一党独裁,修改参政会《组织条例》,使国民参政会几乎为国民党一党独占。1948年3月28日,行宪国大召开前夕,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

              ——摘编自陈一容、张国镛《国民参政会性质研究述评》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历史背景。(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参政会。(9分)

            • 3.

              请考生在第45、4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丈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通人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水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轴线“数倍于正赋”,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4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与实践

              材料一: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中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五、关于党派合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6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9分)



            •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  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內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1)概括材料一中张澜的观点。

              (2)指山材料二中张澜思想主张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主同盟的思想倾向及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主同盟这一思想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