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50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有关东亚情势的演说:“共产主义者在韩国所作所为 ,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在10年、15年和20年前所做的一样。我敢肯定,假如让南韩沦陷,共产党的领袖便会变本加厉,进而攻击我们邻近的国家。”这位总统在演讲之后随即采取了哪一种亚洲政策

              A.视共产中国为大国而采取强硬的围堵政策
              B.不待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即断然出兵南韩
              C.援助并借重台湾国民党军队协助南韩反攻
              D.为避免骨牌效应而开始军援南越对抗共党
            • 2.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有人说,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绝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其实,不管“握手”的具体细节是否存在,都无损于周恩来的形象,也不影响人们对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判断。杜勒斯无视中国代表存在的态度,使美国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握手”的机会消失了,中美两大国家继续彼此隔绝与对抗,待到周恩来和尼克松日后来弥补这段隔绝岁月,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了。从宏观大局来说,当时的杜勒斯确实不愿意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这个“说法”本身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因此,在日内瓦会议之后,“握手”倒真的成了中美关系的象征性词汇。

              ——熊向晖《关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传闻》(《百年潮》1997年第4期)

              材料三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

              ——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美怎样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的突出贡献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影响?同一时期,新中国在外交方面还取得什么突出成就?(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不同? 为此尼克松对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和行动?(5分)

              (4)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 3.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和美国世纪》一书把美国人推动的全球化历史,分时期进行了论述。他们宣称,1898~1913年是美国人把英国人曾经统治的世界进行美国化的时期;……1929~1939是美国式全球化受阻碍的时期:……1947~1957年是美国通过遏制和消耗苏联而艰难推行全球化的时期;1958~1986年是美国推行迫使世界转型政策的时期;1986~1995年是美国推行自由和自由贸易成功的时期;1995年后是美国全球化大扩展和美国全球化新千年世界到来的新时代。

              ——据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整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8年之前英国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8分) 

              (2)1929~1939年,美国式全球化受到何种阻碍?美国如何应对?(4分)

              (3)1947~1957年,美国为遏制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何种影响?(7分)

              (4)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全球化历史由美国推动”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5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