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倒题。

              材料  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

              ——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1)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6分)

               

            • 2.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下图是1945年以来,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版图变化的原因。(9分)

              (2)谈谈你对德国版图变化的认识。(6分)

               

            • 3.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公里,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日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柏林墙”建立相关的国际形势。(7分)

              ⑵ 试归纳“柏林墙倒塌”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8分)

               

            • 4.

              材料1:

              材料2: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国际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德国是怎样实现统一的?

              2.根据材料2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

               

            • 5.

              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的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引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

              请回答:

              1.文中的“卫星国”、“傀儡国”指的是什么?

              2.“统治者”、“傀儡国”的说法是基于什么提出的?如何认识这种说法?

              3.美国的做法产生了什么作用?

               

            • 6.

              1990年苏联剧变前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许多民意测验机构在苏联进行的多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支持实行资本主义的人在5%~20%之间;高达80%的人民都希望坚持社会主义。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说说你的看法和认识,说说你的理由。

               

            • 7.

              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我们的外交政策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有人认为,为了“帮助”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在军备控制谈判中做出让步,这种意见是彻头彻尾的胡说。

              ——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

              请回答:

              (1) 尼克松认为,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不能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其根据是什么?

              (2)尼克松称对苏联的“让步”主张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其理由何在?

               

            • 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1)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2)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

              (3)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斯大林曾经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住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2:美国政府攻击共产主义,认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材料3: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材料4:战后初期苏联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带,在东欧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竭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共同敌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2反映了美、苏关系的什么特点?

              3.材料3、4反映了美、苏的什么矛盾?

               

            • 10.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造成二战后德国与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

              2.1990年10月民主德国井入联邦德国,德意志民族用和平方式由分裂走向了统一,概括说明其完成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3.用史实说明朝韩两国在走向统一的道路上做了哪些努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