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修昔底德陷阱”,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运用所学的史实,对上述说法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上述说法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新的说法,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3. 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
              A.迫使法国东西两线作战
              B.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
              D.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 4. 26、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 9 月 1日,德军突袭苏联, 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
            • 5. 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
              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
              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
              C.日本不宣而战,袭击珍珠港
              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 6.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1939年由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但杜鲁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因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它的军事实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曾试探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斯大林表面上反应平淡,但之后马上指示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在1948,美国储存的原子弹已经由13枚增加到50枚,极大地保持着对苏优势。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施曼哈顿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子弹研制成功带来的历史影响。 
            • 7. “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日本天皇的这段话从根本上说明了   (  )
              A.中国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B.日本天皇预感到日本的失败
              C.日本在重复拿破仑的道路
              D.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8.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法案实际上是
              A.美国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法律依据
              B.使西班牙法西斯化的“绥靖政策”

               

              C.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
              D.英国购买美国军火的“特别通行证”

               

            • 9.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 10.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