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面对猛烈攻势,法军和驻法英国远征军节节败退。(1940年)5月31日,德军绕过设防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出其不意地以大批军队直插阿登山脉,迂回攻入法境。6月5日,德军突破“魏刚”防线,直逼首都巴黎。法国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德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巴黎。6月16日,雷诺辞职,贝当出任总理,决定停战投降。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法军全部解除武装。法国投降,英国陷于孤军作战的境地,为了侵犯英国本土,德国沿欧洲北海岸集中了大量船舰和陆军。为了取得制空权,德国于7月起对英国展开了“空中闪击战”。

              ——整理自《德国占领下的巴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沦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沦陷的影响。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图1反映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事件产生的原因。

              (2)图1和图2间有何联系?分析图2所反映事件的主要意义。

            •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摘自罗斯福《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1940年12月29日)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罗斯福为什么强调“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得以以大国身份参加1943年11月会议的原因,并指出这次会议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 4.

              “1942年夏,苏联对美国和英国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纳粹德国军队对苏联红军的压力。”英美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决定在这一年秋天实施一场出其不意的登陆战役。下图所示位置中,属于这次战役登陆地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5.

              材料:不列颠之战开始后不久,一些德国飞行员遇到一种令他们百恩不得其解的现象。当时德国飞机还没有独立的机载导航设备,主要靠地面无线电定向信标导航,在过去他们根据地面提供的无线电信号对目标进行轰炸,命中率是比较高的。可是后来,他们仍然是根据地面指令飞行和轰炸,绝大多数的炸弹却不能命中目标,而且多数投在了荒山旷野……原来,英国研制出了一系列“梅康”电台,用于截获德军电台发出的信号,然后加以放大再发射出去,把德国飞机引入歧途。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电子干扰,也是最原始的电子战。

              对于德国空军为何败在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手下,德国人贝克尔认为,戈林和空军司令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攻击目标,造成兵力分散,没有对重点目标实施连续不断的攻击。空袭,特别是夜间空袭的效果被大大的夸张了,使决策者不能正确判断敌人的真正实力,一再低估了皇家空军的力量,多次做出错误的决策。英国雷达网遍布各地,可以事先知道德方的一切攻击活动,使德军的偷袭几乎无法成功。英国战斗机的损失率尽管较高,但由于大大加快了战斗机的生产(生产速度是德国的两倍以上),始终保持了较多的数量。

              ——摘编自《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之战德国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列颠之战的意义。

            • 6.

              [历史一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不列颠之战开始后不久,一些德国飞行员遇到一种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当时德国飞机还没有独立的杌我导航设备,主要靠地面无线电定向信杯导航,在过去他们根据地面提供的无线电信号对目标进行轰炸,命中率是比较高的。可是后来,他们仍然是根据地面指令飞行和轰炸,绝大多教的炸弹却不能命中目标.而且多数扳在了荒山旷野……原来,英国研制出了一系列“梅康”电台,用于截获磕军电台发出的信号,然后加以放欠再发射出去,把稳国飞机引入歧途。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电子干扰,也是最原始的电子战。

              对于德国空军为何败在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手下,德国人贝克尔认为,戈林和空军司令郎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攻击目标,速成兵力分散,没有对重点目标实施连续不断的攻击。空袭,特别是夜间空袭妁效果被大大的夸张了,使决策者不能正确判断敌人的真正实力,一再低估了皇家空军妁力量,多次做出错误的决策。英国雷达网遍布各地,可以事先知道德古的一切攻击活动,使德军的偷袭几乎无法成功。英国战斗机的损失率尽管较高,但由于欠欠加快了战牛机的生产(生产速度是甚国的两倍以上),始终保持了较多的数量。

              ——摘编自《二战十的决定性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之战德国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列颠之战的意义

            • 7.

              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

              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
              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
              C.日本全面侵华,发动“七七事变”
              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 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  1940年夏,德国横扫了西欧、北欧诸国,促使法国投降。但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第三帝国的石油等战略资源日益匮乏,供应得不到保障,德国便开始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东南欧。而苏联也将东南欧视为其理所当然的扩张范围。希特勒于1940年7月31日在伯格霍夫举行的会议上讲的很清楚。“苏联只需像英国暗示:他不希望德国过分强大,那么就像一个快要淹死的人一样,英国就会重新获得这种希望:局势在6月到8月就会完全改观。但是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被粉碎。那时,德国就会成为欧洲和巴尔干的主人”。

              ——摘编自(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当时苏德战争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对苏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 9.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社会主义苏联的加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进一步扩丈。1941年7月12日,苏、英两国签订《关于时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3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遣使访问苏联,苏、美、英之间开始正式合作。同年8月,美、英之间经过协商,发表《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提出了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以后,苏联政府宣布基本同意这些原则。9月底王10月初,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谈判,签订了大战期间第一个三国协定,即《秘密议定书》,俗称《时俄供应第一号议定书》,其中规定了美、美两国扩大对苏供应的具体内容。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美、英在二战期间合作的看法。

            • 10.

              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