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时, 5月 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 5月 26日英国海军下令进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政府呼吁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只,调集了所有能抽调的军舰和民船,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在撤退的这几天中,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使得德国空军只进行了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而海面上,素以风大浪高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在这几天中,出人意料的是风平浪静……德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大多陷入沙滩……后卫部队英勇抗击着德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撤退部队的官兵,在等待上船和登船的时间里,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秩序井然;撤退的组织者,那些海军军官以杰出的组织才能,统筹协调数以百计的各种船只,利用一切方法和器材,将33.8万人安全撤回英国。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 5月 26日至 6月 4日历时九天,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正如丘吉尔在 6月 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我们将以不断增长的信心和力量在海面上战斗!在空中战斗!不论代价多大,我们将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投降!”

              (1)根据材料概括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意义。(9分)

            • 2.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底,英、德之间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在战斗中,英国出动了约l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l00艘军舰。虽然最后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迫使德国海军龟缩在海港中,只能派出潜艇四处活动,寻机击毁英国的舰船。

              材料二 中途岛海战在二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争中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日本方面集结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8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和700余架舰载机;美国方面3艘航母,2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200余架舰载机。结果美军用1艘航母和l00余架飞机的代价,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之后,日军开始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摘编自《20世纪著名的世界海战》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次海战的异同。(5分)

              (2)有人从这两次海战中得出认识:战争中,战略的胜利往往比战术的成果更重要。试再举一例加以说明。(5分)

               

            • 3.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诺门坎战役,发生于1939年5-6月,起因于侵华日军和外蒙古军队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而引起的战役。战役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失败而告终。

              ——百度百科

              材料二“1934到1938年间,苏联红军坦克增加了近2倍,飞机增加了1.3倍,火炮增加了近80%,人数增加了1倍。”在军事理论方面,20世纪30年代,苏联军事理论界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创立了纵深进攻战役理论,这种纵深进攻战役理论正是以拥有大量的飞机、火炮、装甲兵等机械化部队为前提的。

              ——《苏联军事史》

              材料三“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他们)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直到两年后日本人的炸弹劈头盖脑地扔到了珍珠港,美国人才明白过来,恰恰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一战改变了日本的作战对象,恰恰是他们根本瞧不起的这个弹丸小国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1939年7月20日,《纽约时报》

              材料四特别是发掘了一代名将朱可夫,为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储备好了帅才(朱可夫后来参与指挥了苏德战场几乎所有重大战役,被誉为“苏德战场上的消防队员”)。苏军还在此役中首次实施了空降作战,首次使用了“进攻防御”和“夜间强光照明”的战术,首次采取了电子干扰战和心理战,后勤部门还创造了超远距离连续补给的世界奇迹。所有这一切都在后来的卫国战争中得以广泛采用。

              ——《苏联军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诺门坎战役爆发的地缘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诺门坎战役中苏联取胜的条件。(5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说明苏联从诺门坎战役的胜利中取得的“收获”。(6分)

               

            • 4.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阁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  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请回答:

              (1)驳斥材料一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终战决议》。(6分)

               

            • 5.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4分)

              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的历史意义。(6分)

               

            •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欧洲历史的一个主要因素,以后又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个主要因素……和平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非难着重于民族主义运动的暴力行为、与军国主义结合以及因爱国侵略主义(Jingoism)与沙文主义(chauvinism)而在民族间产生冲突。在某些国家如德国,民族象征与爱国性的自负因与过去的战争相关而名声大坏,因此权力争夺和权力斗争一直是国际战争的真正原因,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类的力量,只是达到夺取权力这种目的的手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的民族主义开始产生分化和重新组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英法为代表,竭力维护和固守原有的民族利益、殖民利益和新获得的霸权利益不放……第二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这是一种把民族主义推向极端、最为反动的民族主义……第三种类型是东欧和东南欧众多中小国家的民族主义,这些一战后刚获得独立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列强弱肉强食、角逐争夺的对象,无法主宰其民族命运,最后被拖入大战的漩涡,付出了惨重的民族牺牲代价。

              ----摘编自凤凰网《民族主义解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提到的权力争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相结合会体现出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出现分化的根源并分析这种分化带来的各自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