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注:文书重量就是指钱币所代表的价值数值)

              材料二

              金属货币——圆形方孔钱  纸币——“交子”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并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

            • 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土地制度中的“更名田”,是康熙新政初期的一项大胆举措,它涉及千万亩“藩产”土地的占有权问题。康熙初年,清政府对前明藩王遗留下来的大批土地,包括已为农民瓜占部分,采取了“荒熟田地,酌量变价出卖”的处理方法,其实质就是要农民通过赎买获得所有权。这项规定固然增加了国家收入,但对广大农民而言无异又是一次圈地。为安定社会秩序,康熙八年对这一规定作了根本性改动,命令“将前明废藩田产给予原种之人,改为民产,号为更名地,永为世业”,并“与民田一例输粮,免纳租银”。对已出卖部分的处理办法是,“易价银两,有征收在库者,许抵次年正赋”。于是,这部分官田就无偿地成为原耕种人的土地。                                    ——摘编自《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初年推行土地改革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的“更名田”措施所产生的影响。(8分)

            • 3.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汉代谚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孟郊《织妇词》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 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据材料二,概要说明宋朝东京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3)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分)

               

            • 4.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1)材料一反映出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原因有哪些?(2分)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影响?(3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它的颁行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 5.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浙江经济发达,也是“鱼米之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经济开发较早。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184年),浙江就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煮盐业、制瓷业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浙江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丝织、瓷器、造纸等手工业生产发达,……公元十世纪以后,浙江进入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富庶地区之一。农业生产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丝织、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已居当时中国的领先地位。

              ——摘自浙江在线

              (1)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唐宋时期浙江著名的瓷窑。(2分)

              材料二 “宁波帮”的形成,起始于19世纪中期。1842年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近代)宁波的商业贸易、金融事业也随之兴起。

              ——吴克强《饮誉四海宁波帮》

              (2)宁波在近代的开放中为浙江经济大发展提供了条件,哪一条约促成了宁波的开放?(1分)

              材料三  1887年,他(严新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摘自《浙江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的原因。(3分)

              材料四  194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在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8.5:8.0:23.5,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2008年, 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58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了20多倍(未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14%以上,连续2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中国经济网

              (4)1978-200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与我国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1分)这一改革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五 在中英签订《联合声明》……进行的多次谈判中,包玉刚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他和邓小平及撤切尔夫人都有很好的私交,以一位民间人士的身份为两国政府沟通意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余贤群《邓小平与包玉刚》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以包玉刚为代表的浙江商人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什么贡献?上述材料体现了浙江商人的哪些精神?(3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吏、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                                 ——《礼记·王制》

              材料二是月(十月)也,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期情。

              ——《吕氏春秋·孟冬》

              材料三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凡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划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钳而匿名逃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株而赢。……千百为群,虽坊主人亦畏之。

              —— 康熙《嘉兴府志》卷十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当时手工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其成因。

              (4)材料四反映了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什么现象?简述其出现的原因。

               

            • 7.

              (12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读图                           

              ①上图取材于《天仙配》故事。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是什么?(4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

              ②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的原因。分析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③简述19世纪70年代以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3分)

               

            • 8.

              (15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文明呈现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物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员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中的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此特点?(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787年宪法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2分)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4分)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 9.

              (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构建上,“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为自从它产生以来,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监察官每年都要检查一个共和国当时实际情况,这样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罗马的行政单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英国选民人数变化

              (据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70年修正案)

              材料四: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2分)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2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法之所以促使罗马兴盛的原因是什么?(2分)由此推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衰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简述其思想在18世纪的实践情况。(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美两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原因。(7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的内容。(4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 10.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

              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  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因素没有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和由此引发的政治变革。(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