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经过隋末农民战争,大量农民离开了土地,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武德七年(624年),唐初统治者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主要规定有: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有爵位的贵族和官吏因品级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主要原则是“凡授田,先课后不课,先贫后富,先无后少”。均田制在唐朝实行了一百多年,唐朝前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富强,与此制度密切相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推行均田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花似锦,宋代中国科技星光灿烂。
              材料一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俭而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材料二  从这种烃济结构中(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导兼有自耕农所有制)涌现出来的大批中小地主以及自耕农,对于土地经营与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热忱,社会生产在大力推动下快速发展,农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大大增加,商品经济也有长足发展,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多个。理学家们直追‘理’本体的思辨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对于规律的认识,‘格物致知’--‘物物有理’论则号召人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研究中了悟物理。政府对冯继升、唐福、项绾、郭洛、高超等难以计数的能工巧匠向国家进献的军械、武器、工艺等给予鼓励和奖赏。同时也继承了唐代的科枝成果。
              --冯天玲、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摘要(1)从司马谈对儒、法的两家的评论中任选-家予以评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
            • 3. 人类历史上许多改革都涉及土地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有关土地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其意图。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佰(阡陌),急耕战之赏,回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史记》材料三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
              --《魏书•食货志》(2)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并说明促使后者出现的前提条件。
              材料四  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解放农奴宣言》(1861年)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五  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化(1978~1990)(单位:万吨)
              粮食棉花油料糖料
              1978年30477.0216.7521.82381.8
              1980年32056.0270.7769.12911.2
              1985年37911.0414.71578.46046.8
              1990年44624.0450.81613.27214.5
              --摘编自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4)依据材料五,分析1978年以后,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促使其变化的农业制度创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