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朝故事》卷上载,唐禧宗重修安国寺毕,设大斋,扣新钟,规定“有能舍一千贯文者,即打一槌”。(巨富)王酒胡半醉而来,径上钟楼,连打一百下,从西市运钱十万贯入寺,受到唐禧宗宴请。据此可知唐禧宗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暂告一段落
              B.商人的社会认同有所改善
              C.佛教盛行寺院建设受重视
              D.政府鼓励商业的适度发展
            • 2.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 3.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载:“辨天下之四人,使各专其业。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材料反映了唐朝(  )
              A.按出身门第划分四个等级
              B.开始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C.强化对工商业者经济限制
              D.明确禁止官员从事工商业
            • 4.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你可以:(  )
              ①看到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②看到杭州、湖州已经成为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的都会;
              ③翻阅雕版印刷的《东京梦华录》;
              ④每月五次逛相国寺庙会。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 5. 下列关于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
              ①商业产生--商朝   ②工商食官--周朝
              ③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  ④长安、洛阳、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隋唐。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 6.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帝国,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驻军对周边的胡人严加防范或在其可能威胁到帝国安危之前就予以消灭,而在帝国内部腹地,则是另外一番山水田园男耕女织的惬意生活。此时生活在江南扬州城郊的农夫,他遇到的情况最可能是(  )
              A.闲暇时与妻一起用花楼机纺棉,预制过冬棉衣
              B.秋后往集市贩卖新米,换得银两后往柜坊兑换飞钱耕牛
              C.趁冬日水浅维修筒车,以备来年春耕取水
              D.耕织富裕之余为家中添购瓷器,竞无意购得一件粉彩花瓶
            • 7.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如果有机会拜访这座城市,你会因为众多的佛寺而感到震惊。宴会上常可看到外国女子组成的乐队,坐在骆驼背负的平台上表演,演奏着类似吉他的琵琶。”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朝的长安
              C.北宋的汴京
              D.清朝的北京
            • 8.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首唐诗反映了(  )
              ①唐朝商人经营范围广泛②当时商品种类多 ③唐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唐朝存在贩卖奴隶的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 9. 唐后期的《皇华四达记》记载了唐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  )
              A.印度半岛南端
              B.非洲东海岸
              C.波斯湾
              D.红海沿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