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事长途贩运的山西商帮,为解决商业资金汇兑的需求创办了票号。但近代票号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服务于政府,甚至承担汇兑海防经费和庚子赔款等业务,普通商人和百姓的小宗业务则已完全不看在眼里。这说明近代票号(  )
              A.出现了服务对象的异化
              B.完成了向近代银行业的转变
              C.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帮凶
              D.已经演化为封建的官办机构
            • 2.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
              A.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D.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 3. 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宫员禁止经商。然面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庆时期,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反映了明代(  )
              A.轻商观念发生改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政府史治日益脚致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 4.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思想控制的加强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5. 扬州盐商是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 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特别是盐商在清康乾时期最为显赫,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明清时期都将两淮盐区的最高管理部门设在扬州,使其成为盐政中心。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材料二 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
              材料三 扬州盐商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积极观念的熏陶和影响,仁爱、忠义、礼和、睿智和诚信并存,在商业行为风格上自成一派。另一方面长期被封建落后思想所禁锢,重本而轻末。
              --摘编自朱迪《扬州盐商衰落原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文化的积极内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扬州盐商文化的社会影响。
            • 6. 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上。”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 7. 明代由于大部分文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出现了大量文人为商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这说明(  )
              A.明代政府不再实行抑商政策
              B.八股取士堵塞文人仕途
              C.商人成为明代社会主流群体
              D.文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 8. 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判断对错)
            •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C.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D.对外贸易被官方垄断
            • 10. 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居少”,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