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可以反映(  )
              A.古代丝织业的兴衰过程
              B.经济政策调整对手工业的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对外贸易发展促进丝织业繁荣
            • 2. 据统计康乾盛世时期科举考试状元共53人,其地区分布如下,这反映了(  )
              地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山东陕西直隶
              人数3114311111
              A.理学在江浙地区得到很好传承
              B.中原及南方经济明显衰退
              C.文化兴盛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
              D.政治经济重心在江浙地区
            • 3. 如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北方 
              秦汉117(全国)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
               
               
              1.925
               
              1.925
              隋唐124(北方),328(南方)6.423.213.21
              A.南方地区逐渐开发
              B.北方经济盛极而衰
              C.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 4. 《福建史志》记载: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994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三十四分之一,为全国之冠。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
              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
              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
            • 5. 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
            • 6. 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
              A.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
              B.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 7. 古有云:“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利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天下,河渭无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中地区逐渐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于南方优越的水利条件
              C.儒学的发展随地理环境的变化呈现地域差异
              D.文化重心的不断南迁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8. 下列两幅图反映丁古代中国从汉代到唐代城市分布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A.由北到南
              B.由多到少
              C.由沿河到沿江
              D.由渤海到东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