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请围绕材料中关于宋代的任意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一代,人口激增,其主要原因,除升平之日较多外,为当时帝皇之奖励早婚与发展农业,高祖之后为惠帝,惠帝在位积极采取人口增加政策。依当时之法律,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有罪,罚出五算(汉代人头税。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而产子者或二岁之间免役使,或复三年之算,怀妊者与谷二斛。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失调者汉初的人口政策》
                  材抖二 工厂制度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生产对休力和劳功技能的要术降低了,使大批童工和女工进入劳动力市场,童工的经济价值充分显砚。……工人为了生存。只有提高早婚早育和多育率,从而不断地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后备军。福调查。1740~1790 年,英国初婚平均年龄25.3 岁,1780~1820年降到24.2岁。……从1795年开始,政府先在南部、后在全国推行斯品汉姆兰法,此法规定按人口和物价状况领取救济金……儿食实际上成为一种收入的来源,因而刺激了人口出生率增长。
              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报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政府增加人口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出生率增长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血知识,谈谈你对人口增长的认识。
            • 3. 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外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干预经济。
              你对材料的观点是否同意,请运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经济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论据充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是1890-19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1890年1913年1933年
              种植业、渔业、林业68.56764
              手工业7.77.77.4
              现代制造业0.10.62.5
              采矿业0.20.30.8
              电力000.5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万历至清遭光束的人口和粮食情况估计
              时期全国总耕地粮食用地亩产量(市斤)总产量(亿市斤)人口(百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市亩)人均粮食产出(市斤)
              明万历
              (1573-1620)
              7.56亿亩7.18亿亩243.517941206.31458
              清初顺治
              (1644-1661)
              6.07亿亩5.767亿亩243.514041006.11404
              康雍之际
              (1720)
              9.84亿亩9.102亿亩279.225411307.61955
              道光末
              (1850)
              12.54亿亩11.288亿亩325.536744502.8816
              --史志宏《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粮食亩产量及总产量再估计》
              材料二1918年,我国总人口大约4.3亿,粮食总产量大约2833亿斤,人均粮食659斤;1936年,我国总人口大约4.8亿,粮食总产量大约3199.6亿斤,人均粮食666斤。
              --依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和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整理
                  材料三 新中国人口和粮食情况

              --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2001年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万历至清道光末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认识。
            • 6.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辗转来到古希腊城邦。张骞出使西域看到了转口来的中国产品:蜀布和邛竹杖。唐代的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重点,海陆各国皆以进口中国丝绸产品为荣贵,制茶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茶叶在边关互市中成了重要商品,奠定了以后茶叶大量出口的基础。南宋初年,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宋代的出口商品中以丝绸绢帛为首位。东起日本,西至欧洲皆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制瓷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商民出海贸易,由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统治者坚持朝贡贸易体系,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夺得的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符,加紧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得清朝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至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主,占80%.在出口商品方面,虽仍以丝茶为主,但其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茶的出口受到印度茶、锡兰茶和日本茶的竞争而大为减少。1863年,英国人赫德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后,致力完成现代海关建制,提高关务行政效率,剔除传统上的各种陋规。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王韬等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和“翼护”对外贸易商人的“利权”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贸易有关事务。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倭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英、美、俄等国在福建开设的洋行攫取了福建茶叶出口的经营权,福建茶商收购的茶叶只能卖给洋行经营出口。英、美洋行甚至通过买办直接到福建茶叶产地,向茶农贷款,控制和剥削茶农。这一时期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洋行贩运茶叶出口日增,全省出口总值也不断增长。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全省年均出口量达70万担左右,光绪七年出口量高达90万担,这时期茶叶出口值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以上。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叶大量兴起,并以其优质与华茶竞争,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遭到沉重打击,出口量从巅峰急剧跌落。到20世纪初,跌入低谷,只有10万多担,几乎被挤出国际市场。
                 材料三
              福建出口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例      福建外贸出口值占本省GDP的比重
              年 份比 例年 份比 例
              1952年0.3%1955年0.79%
              1978年1.9%1975年5.10%
              1988年3.9%1985年7.55%
              1990年4.3%1990年25.43%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
              (2)鸦片战争后,福建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联系材料三中的数据变化,谈谈你对这一时期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认识。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表明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假冒布商三阳号”发布晓谕:“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官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立法施行,决不轻贷”。
              --摘自《中国近代商标标识设计流变与演绎》《浅谈中国古代品牌广告传播》等
              材料二  下面是三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石龙火柴社火花(1913年创办);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

              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的“渭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经政府批准的“注册商标”。资料显示,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4.在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些成长为知名的、可与外来品牌相抗衡的民族商标。
              --摘自《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商标标志的构图类型与文化特点研究》
              材料三  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上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据新华网资料整编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哪些信息?
              (2)依据材料二,三幅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们怎样的民族情感?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1:30”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从“1:30”到“1:4”,促进民族工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解读20世纪50年代以来同仁堂历史的发展变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