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8分)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享有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上,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1)亚当·斯密对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持什么观点?(2分)据材料一归纳其所持观点的原因?(6分)

              材料二  纽伦堡的一个制针匠可能要依次完成20种操作,而在英国,将近20个制针匠同时进行工作,每一个人只从事一种操作,后来,这20种操作根据经验又进一步划分、孤立,并独立化为各个工人的专门职能。……不同的阶段过程由时间上的顺序进行变成了空间上的并存。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品。

              ——选自《资本论》第十二章

              部分国家颁布专利法和成立证券交易所的时间表

              项  目

              荷兰

              英国

              美  国

              日  本

              颁布专利法的时间

              17世纪初

              1624年

              1790年

              1826生

              成立证券交易所时间

              1609年(阿姆斯特丹)

              1698年

              1792(纽约)

              1878年(东京)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西欧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工业革命的发生所起的作用。(6分)

              材料三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予以论证。(10分)

               

            • 2.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

              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

              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

              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

              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

              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材料四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

              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

              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材料五  唐朝王建有诗曰: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夜看扬州市》)唐

              代李绅有诗曰:“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宿扬州》)

              材料六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

              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

              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

              绸之刑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

              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2分)

               

              (3)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8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