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传统医学把“天人合一”叫做“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这里所谓的“天”是指(  )
              A.最高神的人格化概念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具有生命意义和价值伦理的世界
              D.自然的气候、地理等因素
            • 2.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还提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至董仲舒时,将孔子的这一人伦秩序改造成“三纲五常”.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强化了伦理关系
              B.束缚人性加强君权
              C.强化了父权社会
              D.有利于思想大一统
            • 3. “礼教始行,源溯春秋,谁挈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靡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 4. 宋代理学家构建了一个自古至宋以来的儒家思想传承谱系,谓之“道统”,并宣称其阐释的理学思想是“道接千载”,下列人物不在他们的“道统”中的是(  )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 5. “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
              A.墨家的“兼爱”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 6. 汉代王符在《潜夫论•浮侈》中说:“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民安得不饥寒?……而上天降灾,则国危矣。”下列选项与材料表述无关的是(  )
              A.体现出王符的民本思想
              B.王符主张重农抑商政策
              C.王符提出经世致用主张
              D.王符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
            • 7.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一手伸向过去,一手伸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完成这个架桥任务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 8. 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其中“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是指(  )
              A.儒家思想的产生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教合一
            • 9.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属于(  )
              A.春秋时期孔子的天命观
              B.战国时期苟子的自然观
              C.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
              D.宋朝程朱理学
            • 10. 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的表现是(  )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