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
              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B.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
              C.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 2.

              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初期规模非常有限,却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②设立六经博士,教授诸子之学,并参与政务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

              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官立学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 3.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了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的主张
              D.“大一统”思想
            • 4.

              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皇帝这一做法受 (    )

              A.孔子思想影响
              B.董仲舒思想影响
              C.朱熹思想影响
              D.王阳明思想影响
            • 5.

              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此话强调,君主应(    )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强化王权
              D.顺应天意
            • 6.

              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汉初黄老学说显示了南方楚文化的影响,而汉武帝时期的儒家独尊,则是东方齐鲁文化的胜利。这说明秦汉时期

              A.统治者的偏好决定政策走向
              B.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C.忠孝仁义是百家的共同观点
              D.帝国的政治文化渐趋定型
            • 7.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 8.

              “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 。’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9.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春秋繁露》
            • 10.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

              A、君权神授
              B、礼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兼相爱、交相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