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抑商政策的松动
            • 2. 李贽提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黄宗羲认为所谓天下的公利,无非就是使天下人人“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上述主张(  )
              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
              B.目的是发展私有制经济
              C.是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
              D.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颠覆
            • 3. 杨国强先生认为:“黄宗羲是明代最后岁月里士大夫中走得最远的人。他在《明夷待访录》中直言人君‘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由此表露出来的沉痛和激愤在当时和后世都 具有足够的震撼力。”从中可获取到的正确信息(  )
              ①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传及日本乃至欧洲
              ②黄宗羲是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的第一人
              ③抨击“家天下”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
              ④黄宗羲的批判思想根源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A.只有一项
              B.没有一项
              C.仅有两项
              D.全部正确
            • 4.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 5.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构想
            • 6. 黄宗羲提出“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为此,他主张(  )
              A.批判君主专制
              B.推翻君主统治
              C.主张无为而治
              D.提倡君臣平等
            • 7.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8.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下列主张或成就与他关的是 (  )
               ①著有《日知录》                                  ②提出“众治”的主张
              ③猛烈抨击“孤秦”“陋宋”                 ④其思想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9. 清代的主流学术研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开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 10.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