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初,西学的进一步传播,给沉闷的中国思想界带来清新的空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西学宣传者也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反对……甚至部分知识分子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反对“醉心西化”。这一现象表明(  )
              A.反对之人在思想上较为保守
              B.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仍占主流地位
              C.西学不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
              D.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仍存在不小阻力
            • 2. 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先生在评价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时曾讲,“敏锐的直觉,便是孔子所谓的仁,显然,敏锐的直觉便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道法自然’”.这说明(  )
              A.仁义是人的天性
              B.仁义是自然之说
              C.儒学和道学有相通的一面
              D.诸子百家的学说大同小异
            • 3. 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以下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
              A.“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开列书目者有78人,每人推荐10部书。下面是这次征求中有3人以上(含3人)开列的相同书目及得票数统计表。
              书名得票数书名得票数
              史记19资治通鉴、孟子15
              胡适文选14中国哲学大纲13
              论语12左转11
              庄子、科学大纲10老子、汉书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百年史8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共近百年史、历史大纲、科学方法论、古文词类纂、思维术7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种源论、建国方略、独秀文选、红楼梦6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5
               
              社会主义讨论集、政治学大纲、(日用)百科全书、蔡元培言行录、自己的园地、伦理学、许氏说文解字、经史败家杂谈4楚辞、日知录、明夷义访谈录、进化论、西游记、宋元戏曲史、西洋哲学史、孙中山著作、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申报50纪念册、新闻胡词典3
              这次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书目得票统计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的期待;根据材料提炼其中某一方面的文化素养,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这一方面的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
            • 5.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6.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曾受封“秦王”,以“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李世民的夺位行为违背了(  )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纲常”③西周的宗法制  ④老子的“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文化的异同。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多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材料三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对外政策往往决定着文化的交流广度与深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孤立、封锁,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与世隔绝。直到中国重新融入主流世界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成为中西交流的桥梁。当中国经济不断创造奇迹的同时,在世界的一片惊叹声中,中国文化神秘的面纱也再次被揭开,放射出炫目的光彩。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序言》(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国际因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阻碍和推动中西交流的主要因素。
            • 8.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 9. 《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
              B.罗斯福新政的核心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中共“十四大”会议精神
            • 10. 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由上文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待传统道德的态度是(  )
              A.全盘继承
              B.全盘否定
              C.古为今用
              D.一分为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