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运用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角度叙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 2.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印刷活动主要用于印刷佛经、教材等书籍。《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 主编《中国通史》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17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摘编自 王家范等 编著《大学中国史》等1751-1772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罗芃等 著《法国文化史》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材料三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译著来源 
              总计
              应用
              科学
              自然
              科学
              历史
              地理
              社会
              科学
              哲学
              艺术
              英美日本
              1850-189940%30%10%8%3.5%85%15%567种
              1902-190410.5%21%24%25.5%11.3%16.8%62.2%573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 3. 史实与书写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却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上海高中历史教科书)
              “7世纪中叶,新罗和唐联合进攻百济。唐将13万水陆军队送入半岛,日本国内充满了危机感。本着300年和百济的友谊,也不能无视唐对半岛南部的侵略这样的直接威胁。中大兄皇子于662年,向百济送去大军和援助物资。与唐•新罗联军的决战,在663年半岛西南的白村江进行。2天的壮烈激战后,以日本军战败结束(白村江之战).400艘日本的军船燃烧着,将天空和海洋都染成了红色。无论在哪个时代,战败都会给下一个时代带来反弹。害怕唐和新罗入侵本土的日本,设置了防人、修筑了水城,努力防卫国土。防卫努力提高了日本自身国家统合意识。”(扶桑社2001年版)
              “面对取代隋朝的强大的唐朝,日本打算吸收唐朝制度的优点,提高了与之对抗的国力。因此,在派出遣唐使缔结国交的同时,让那些在隋朝去留学的人们回国,打算以唐朝制度为蓝本建立国家。”(大阪书籍2001年版)
              “平安时代的前期,把唐朝作为中心的东亚的世界也有效的形成了。因为唐朝国内混乱,9世纪唐朝势力急速衰弱了,日本停止了长时间以来一直派遣的遣唐使。”(东京书籍2001年版)
              问题:
              (1)以上材料均选自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如果需要对比中方历史教科书中相应历史内容,我们当查阅:
              历史时期相关主题
                
              (2)阅读以上日方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项中方历史教科书相关章节并不涉及的内容。
              (3)经过上述比较,谈谈你对这一差异现象的看法。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家之存在,民族之绵延,历史之持续,自当有随时革新改进之处。但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便可重新创造自己。这并不是说西方民主制度有什么不好,但西方有西方的传统来历。即如英国和美国,他们的民主制度即已各有不同。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国家、民族与历史传统,几千年来的国情民风,有些处。迥异于他邦。若中国人不能自己创制立法,中国今天将永远无望。我们若只知向外抄袭,不论是民主抑是极权,终究是一种行不通的一面倒主义!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钱穆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