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 2.

              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     )

              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
            • 3.

              清初“经世致用”学说的倡导者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上述主张最能说明

              A.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B.对专制制度的批判超越了时代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明君治国
              D.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4.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5.

              (12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家思想家?(1分)他的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2分)给儒学思想带来了什么影响?(1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态度是什么?(1分)这与材料一、二有何本质区别?(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2分)

               

            • 6.

              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 7.

              有一位古代的思想家这样论述政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功盖天下却从不居功,教化惠及万物,而人民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而不能用名称说出来。”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

              A.老子
              B.韩非
              C.董仲舒
              D.王夫之
            • 8.

              明代学者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 9.

              南宋大儒朱熹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与诗中强调要在生活中探得规律、明白事理的观点相一致的古代思想家有

              ①荀子      ②老子       ③董仲舒      ④王夫之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

              黄宗羲曾说:“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 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以上言论中,可以看出黄宗羲

              ①认为末业指不切民用的行业          ②反对重农抑商

              ③主张工商皆本                      ④反对以农为本

              A.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