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从“心学”的思想来源看,它比较接近于

              [     ]


              A.佛教的禅宗
              B.儒家的”仁
              C.道家的”无为
              D.“天人感应”学说
            • 2. 有关明朝王阳明思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②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
              ③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
              ④提出“格物致知”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3.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4. 僧问:“如何解脱?”石头希迁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 问:“如何是涅般?”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与石头希迁观点相似的是:
              [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 5.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6. 苏格拉底提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离婚之内已有的美德,这一说法似于我国古代下列哪位儒家思想家
              [     ]

              A.孔子
              B.荀子
              C.朱熹
              D.王守仁
            • 7. 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     ]

              A、本原
              B、目的
              C、途径
              D、本心
            • 8. 关于王阳明“心”学主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宣扬“宇宙便是吾心”,人心是万物的本原
              B.提出“致良知”,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C.主张“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D.提出“心性论”,认为性无不善,情也应肖从善
            • 9. 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指的是
              [     ]

              A.庄周
              B.老聃
              C.朱熹
              D.王阳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