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他主张以“修已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

              ——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


              材料二:考证学在清代中叶达到了顶峰,它完全主导了中国的学术界。……清代学者对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重新作了评估和整理,但没有建立什么新的思想成分,或者说没有创立什么重要的哲学学派。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勤勉尽心的解释者和整理者,但不是创造性的建设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6版


              材料三: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四:泰西自十五世纪文学复兴以后,学者犹不免涉于诡辩,陷于空想。自倍根(注:弗兰西斯·培根)兴而始一矫之。有明末叶,正中国之诡辩空想之时代也。及时之亡,顾、黄、王、颜、刘诸予,倡实践实用之学。得其大者,(乾嘉)……诸君,同时蔚起,各明其一体。其时代与倍根同,其学统组织之变更,亦颇相类。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材料五:李鸿章说:“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万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能自立,若不自强则事不可知。”他希望“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赡军。”

              ——苑书义《李鸿章传》


              (1)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清中叶、鸦片战争前后三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发展的特征;它们在思想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阻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新的学术追求”具体含义指什么?简述其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曾总结清朝中期的学术发展,誉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梁启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五,说明19世纪中期以来李鸿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新发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这与启蒙运动的思想极为相似。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B、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C、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黄宗羲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布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3. 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从萌新这一角度看,主要表现在 

              [     ]


              A、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B、总结性科技巨著相继问世
              C、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D、传教士东来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
            • 4.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

              [     ]


              A、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B、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C、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  
              D、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技的科学巨著
            • 5.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是
              [     ]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 6. 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
              [     ]

              A、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C、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 7.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 8.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 9.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反清斗争的实践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 10.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