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学家们喜欢用“黄金时代”来表述某一时期某一历史现象达到比较繁荣或鼎盛的状况。下列关于各类“黄金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②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小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③20世纪50年代,中国空间技术进入“黄金时代”
              ④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正在崛起。下列属于“市民文化”的是(  )
              ①宋代话本②宋明理学③元代杂剧④明清小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下列关于明清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明初,产生了章回形式的短篇白话小说
              B.明朝中叶以后,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C.“三言”、“二拍”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
              D.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反映了改良主义运动的影响
            • 4.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伍于西方,而文学却取得巨大成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发展和文学繁荣相互冲突
              B.宽松的政治氛围更利于文学创作
              C.政治制度丧失活力而经济却有新发展
              D.知识分子从科研转向了文学创作
            • 5.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  )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
              A.A
              B.B
              C.C
              D.D
            • 6. 中国古代在民间叙事文学的基础之上,陆续产生了一些讲唱艺术。其中有一种被称为“说话”,以散说与念诵为主,以歌唱为辅,后代称做“说书”。 一些下层文人把艺人说书内容记录下来,被称为“话本”。下列有关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A.说书的行业,以唐代的长安与洛阳两大城市最为兴盛
              B.说书的出现,与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有关
              C.在宋元话本题材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形式的白话小说
              D.相关题材的话本催生出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 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 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州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绕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天宫一号”将推动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摘编自互联网
              请回答:
              (1)简要说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及《墨梅图》的艺术风格特征。还有哪些与其艺术特征相同的作品?中外各举一例。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年~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红楼梦》《等待戈多》
              产生背景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A
              文学地位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B
              (4)据所学知识及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 9. 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所说的“读者”主要是指(  )
              A.官僚阶层
              B.知识分子
              C.城镇居民
              D.手工业者
            • 10. 下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