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曾有政府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 这是在  

              [     ]

              A.战国        
              B.秦朝     
              C.东晋        
              D.东汉末年
            • 2. 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会徽的设计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京”字的书体为 

              [     ]

              A、甲骨文
              B、篆书
              C、隶书
              D、楷书
            • 3. 2010年10月,《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在对100个“最中国”汉字进行的归纳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字:耕、禾、农、家、田、丝、工
              B.包容中国哲学宗教的字:儒、道、佛、悟、戒
              C.体现国家情怀的字:中、东、北、土、九、鼎、国
              D.代表儒家文化的字:和、社、空、德、法
            • 4.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     ]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5. 下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 

              [     ]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 6. 下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表现了中西合壁、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②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
              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宇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列关于我国汉字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
              B、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D、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 9. 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楷书→篆书→隶书  
              C、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D、篆书→甲骨文→隶书→楷书
            • 10. 下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 

              [     ]

              A.甲骨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