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本西方文明史书中的部分章节目录摘编。
              第三章    欧洲文明的源头
              1.希腊的古典文明
              2.雅典的民主政治
              3.基督教带来的文明
              第十五章  启蒙运动与法国的怀疑主义
              1.启蒙运动时代
              2.伏尔泰
              3.卢梭
              第十六章  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怀疑主义
              1.莱辛、赖马鲁斯和对历史上耶稣的追寻
              2.康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增补建议,并说明增补理由。(要求:所提增补建议及理由须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前五到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把外来文化因素和他们自身的文化特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希腊古典文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纯粹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文化是如何体现出“构建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的”?
              十六世纪以来,学者们运用着科学观察和数学推算,开始重新定义地球和更为广阔的宇宙,开启了一场我们称之为科学的革命。其力量如此强大,促使知识分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文化权威对道德、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手术。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2)结合所学,概述对“彻底的手术”的理解。
            • 3. 中西方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遗产内部确立了一种深刻的内在紧张状态;希腊遗产为西方思想提供了智力基础,这种基础对将要持续2500年以上的一种极为生气勃勃的思想演变来说,既是不稳定的,又是具有高度创造力的。
              --理查德•塔那斯《西方思想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具有高度创造力”的遗产有哪些?
              材料二  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三  明清之际文化,横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的世界秩序:一种初步的设想》中探究中国“中央之国”心理的形成时说:“中国的世界最初是以农为本的文化孤岛……在中国世界的边缘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中国又较中国贫穷的社会。在战争中,它有时比中国强,但在艺术文明方面却远逊于中国。中国的世界从未丧失其一统的意义和文化传统……加之地理因素上存在的实际阻隔,在这样一种世界秩序的观念的笼罩下,庞大的中华帝国即已沉醉于‘唯我独尊’的幻想中。
              材科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侵入中国为止,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三  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参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界贸易组织荣誉日”庆祝活动时不无幽默地说,中国一词的含义是“中央之国”,而正是加入世贸组织将中国从世界的边缘拉到了世界中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的新角色和新力量。
              材料四  国力的提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基本条件。国家力量的核心是军事力量。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形成“中央之国”心理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中中华帝国“沉醉于‘唯我独尊’的幻想中”的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结合才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稳定性和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原因有哪些。
              (4)如果将材料四中的“社会”替换为“国际秩序”,请结合史实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其是否合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