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周相的《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
              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C.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 2. 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现象,如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独立的“罗马法学派”;在荷兰则以格老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  )
              A.理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B.适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C.内容具有顽强生命力
              D.成为史学研究理论指导
            • 3.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  )
              A.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 4.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巩同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或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据“豆丁网”浮梁古县衙解说词整理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教材《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
              (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
            • 6. “光荣属于罗马”代表了西方人对古罗马无法释怀的感念。罗马为世人留下的“光荣”遗产是(  )
              A.民主政治
              B.法治精神
              C.军事征服
              D.哲学思想
            • 7. “当西欧大陆在中世纪普遍‘采用罗马法’时,英国仍能保持自己的法律传统。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这直接说明(  )
              A.罗马法对英国法律的影响特别深刻
              B.古罗马的自然法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C.古罗马的公民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罗马法是中世纪欧洲诸国法律的先驱
            • 8. 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 9. 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透过法律制度可以发现过去时代的特征,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两则法律条文摘自《民法大全》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二: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蓄意进行人身摧残,刘少奇抗议说:“我是中华人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 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决定撤销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枉加于刘少奇的“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他“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议,撤销原审查报告。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缺陷,并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
              (3)为什么当时宪法也无法维护共和国主席的人身权利?
            • 10. 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其中体现了“法治”原则的是(  )
              A.一切法律都和人或财产有关
              B.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
              C.我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
              D.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