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指出:“周朝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1)材料一中的“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当时在协调社会成员关系方面各有哪些代表性特征?
              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
              材料三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简要分析200年前欧洲出现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