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注和保障普通人的基本权利,代表了立法理念的进步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十二铜表法》第9表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材料三  世界近代各国重要法案一览表
              时间国别法案名称主要特点
              1689年英国《权力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体现了民主权、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政体
              1912年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拥有人身、言论等基本权利,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宪法土耳其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大国民议会被赋予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确立了一种以多数人统治为主要原则的民主制度
              (1)《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一指出该条款体现的立法观念?
              (2)材料二作者认为美国宪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这一功能对美国社会政治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世界潮流和近代亚洲各国宪法,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简要评价。
            • 2. 在1787年宪法制定之前,美国社会各界对于应该建立何种民主制度众说纷纭。在扬弃古代民主和充分照顾国情的基础上,美国最终通过制宪构建起一种独具特色的 “代表制民主”,也即美国共和政体。考察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的民主政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领土太大,根本不适合民主制,甚至也不适合贵族制。
              --《独立指南报》1782年7月20日材料二  18世纪80年代的社会失序表明,权力一经滥用就不再是合法权威,会堕落为暴政;自由如果遭到滥用或走得过头,就是无法无天,最终会出现人民的暴政,形成民主的专制。                                    --伍德《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建》
              材料三  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所规定的全国性政府,实行的是一院制,没有单独的执行和司法机构,在形式上与古代民主颇为相似。
              材料四  在民主制中,人民亲身集会和行使政府权力,而在共和制中,他们通过其代表和代理人来开会和掌管它。                         --詹姆斯•麦迪逊通过采用代表制,“人民”将立法权交给自己选择的代表来行使。“人民”自己直接行使的权力乃是选举权。……古代民主的这些技术手段在“代表制民主”中均被放弃,  代之以原来属于贵族制和君主制的选择性选举、长期(终身)任职、任命性官职、政治职业化等机制。                       --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适合美国的民主制形式是什么?并结合材料一、一、三分析其不适合的理由。
              (2)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中有哪些手段被“代表制民主”放弃?“代表制民主”的实质是什么?在1787年宪法中,选择性选举有何具体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美国的“代表制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基本原则有何一致之处?在其权力结构中有何发展?
            • 3.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此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如何打破了“部落政治”?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试列举古代雅典和罗马打破贵族专权的事例各一项。
              (2)材料三中悲痛场面的发生在近代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国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
              (3)材料四体现了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制定了什么方针?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它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讲》
              材料三: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②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 5. 加强法制建设,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有民主性、革命性。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材料二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要求罗马法精神的复兴,当然绝不可能是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在中国的重现和恢复。
              --江平《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民主性”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复兴罗马法精神的背景。为什么在中国不可能“重现和恢复“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 6. 材料一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治时期(约公元前578~前534)实行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他废除罗马原有的三个氏族部落,即阿尔巴人的部族、萨宾人的部族和外邦人的部族,代之以按地域原则划分的4个城区部落和一些乡村部落。同时他对罗马自由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产生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森图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森图里亚会议由193个森图里亚组成,而第1等级产生98个,以至于多数时候未轮到后面的等级投票,事情就定下来了。虽然贵族依然保持特权;但平民和外来人中的有产者得以参加森图里亚会议和军队,获得一定的权益。
              材料二成为大国以后,罗马人的思想就极大地突破了早期城邦政治的局限。一方面继承希腊城邦政治思想中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突破城邦政治的狭隘的和静态的眼光,不分民族统一安排公共生活,建立协调大型国家中社会关系的政治与法律机制。并最终发展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塞尔维乌斯在位期间的诸多改革措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塞尔维乌斯改革措施与雅典民主改革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塞尔维乌斯改革。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
              (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分别结合古代雅典、近代英国的政治文明实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两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