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 2.
              下列中枢机构的出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 3.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
              C.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 4.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 5.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
              A.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制
              C.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
              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 6.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
              A.普遍推行郡县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恢复宗法分封制D.用权术驾驭大臣
            • 7.
              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  )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负责该郡治安,并享有皇帝所赐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 8.
              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 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   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 9. 下面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10.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文字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