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中央机构的作用是(  )
              ①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提高中央机构的办事效率
              ③加强皇帝的权力
              ④提高宰相的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1)材料一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5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9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
              ---房龙《美国史事》(2)材料二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材料三

              (3)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图3“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运动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材料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4)材料四中的“这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那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 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及所学概述其影响。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工具上的革命……动力上的革命……生产组织方式上的革命,这三大革命按时间来说隶属于同一时代,并且在商业贸易的带动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英国工业革命最终爆发。
              ----郭咸纲著《西方管理思想史》
              (2)依据所学指出材料二中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三个“革命”性发明。
              材料三 如图

              (3)依据所学概述材料三中两位人物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 如图

              (4)材料四所反映的史实是新中国在哪一领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总结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4.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 5.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这反映出(  )
              A.唐代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
              B.中书省的权力最大
              C.尚书省形同虚设
              D.三省的运行机制
            • 6. 使职,就是代表朝廷衔命出使四方完成特定任务的官员.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不专机务,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为数众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宦官专权的出现
              C.三省六部的职能被打破
              D.君主专制的削弱
            • 7.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 8. 《全球通史》写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到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皇帝制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9.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监御史,……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表》
                  材料二 每州设刺史一人,由皇帝直接任免。汉武帝颁发六条诏书规定了刺史的职责。
              六条诏书的内容有:“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六条,二千石连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陈长琦《汉代刺史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三 门下省是中央中枢决策机构之一,处于枢纽地位,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赵士祥《论隋唐“三省六部制”》
                  材料四 18世纪70-80年代,美国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提出了双重分权学说。
              ……即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同时实行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之间的分权,由此把分权制的国家政体形式与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防止中央政府走向专制。这种把中央和地方各自的三大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有机结合的分权,称为双重分权。
              -王寿林《分权制衡理论评析》
              (1)据材料一,概括御史大夫的职权。指出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门下省“处于枢纽地位”?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双重分权学说提出的背景,并指出其在1787年宪法的具具体体现。
              (4)有同学认为,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类似。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