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礼仪习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1912年初,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见到孙中山后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连忙将他拉住,请他坐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和百姓无异。”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等

              材料三 解放前结婚要办嫁妆、坐花轿等;到了50年代,大摆结婚宴被批评为浪费。1964年后,很多地方的新娘很少用轿子、红色的嫁衣,亲戚、朋友、同事参加的茶聚取代了婚宴,在茶会上生产队的干部讲话,新郎、新娘讲述相互结识的经过、新郎新娘不是在“天地桌”前,而是在毛主席像前向父母、朋友鞠躬行礼。
              ——摘编自罗梅君《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反映的本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中“见到民主了”反映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巨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婚姻习俗在解放前后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请分析这种变化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中国专制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原载《云南日报,1943年》)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随着工业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随着西方的商品,一同被输送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完成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速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