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悬踵而忘。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帝祖训》                                                   

                 材料二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为最亲切之地……雍正年间……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立祖训的这位皇帝是谁?他所立祖训的核心是什么?根本意图何在?

                

                (2)材料一认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说明理由。

                

                (3)据材料二指出清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轨迹?你如何评价军机处的历史作用

            • 3. 小王喜欢看有关历史的电视剧,她从中获取了一些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
              ②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主持编撰《四库全书》。
              ③唐太宗:从谏如流,三分相权,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
              ④明成祖:设置内阁,加强皇权,迁都北京。
              小王对以上历史人物的认识与史实相符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升降由皇帝决定
              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巩固了中央集权
            • 5. “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 6. 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