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中方框所示地区有关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秦朝开辟直道,纳入统一政权版图B.元朝时归属云南行省管辖
              C.唐朝正式纳入中央政权D.清朝册封活佛以分而治之
            • 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 3. 对下列图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
              ②军机大臣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③军机大臣不能赞扬自己
              ④军机大臣不能赞扬皇帝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 4.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周分封制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初建立军机处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5.        军机处自设立以来,到1912年清王朝灭亡,经历了180余年。自雍正王朝起,所有的王公、大臣、贝子、贝勒及历史名臣无不光顾此处,议论朝政,指点江山,可谓饱经了历史沧桑。下列关于军机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设立者为清朝雍正帝
              B、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C、在一定时期是有决策权的,是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
              D、执掌着每日觐见皇帝,共商处理军国大事,并奉旨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的重要使命。
            • 6. 盂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
              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 7.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 8. 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呜呼!
              ——严复《法意》

              材料四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备尝艰辛”还要坚持革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
              [     ]

              A.效率高
              B.机构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