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巡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在全欧开展
              B.欧美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 2. 《白银资本》中指出“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欧洲的“边缘”局面开始改善于(  )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 3.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视野在16世纪得到了爆炸式的拓宽。但大量贵金属的进口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造成(  )
              A.商人阶层的衰落
              B.封建贵族的衰落
              C.欧洲经济的衰弱
              D.海外扩张的受阻
            • 4. 15世纪后半期,阻碍传统的地中海贸易路线,迫使欧洲航海家探寻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是
              [     ]

              A.东罗马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蒙古帝国
              D.俄罗斯帝国
            • 5. 下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     ]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 6. 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马可波罗行纪》里没有长城等记载,它不是马可波罗东方见闻的记述,因此《马可波罗行纪》是假的。如果该观点正确,你推断最有可能造假的应是西方的
              [     ]

              A、封建主          
              B、教士          
              C、农民         
              D、新兴资产阶级
            • 7.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初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伊斯兰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其中“伊斯兰世界”是指 
              [     ]

              A.拜占庭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蒙古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8. 17世纪,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土豆传入中国。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
            A.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而引进
            B.郑和下西洋时从美洲带回
            C.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时带入
            D.新航路开辟后,由于世界联系加强而传入
          • 9.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
            [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材料四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就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性影响》

            请回答: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