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1、图2所示。截至1878年,欧洲列强实际或曾经控制过的疆域覆盖了当时地球陆地面积的67%.到了1914年,这一比例达到令人瞠目的84%。
              一摘自(美)奥利弗•斯通、彼得•库茨尼克著《躁动的帝国》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材料或材料之一部分进行探讨,选择个主题并加以简要评述。要求主题明确、叙述清楚、史实准确、评价恰当。
            • 2. 观察图一和图二,根据所学,对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一具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图二对欧、亚、非、美、澳五大洲的形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③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看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3. 据(美)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  )
              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柒
              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 4. 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使人类的脚步第一次从一个大陆跨到了另一个大陆,实现了汤因比所说的从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变革”。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因此,没有地理大发现就不会具有经济全球化萌生的前提条件。--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
                  材料二:世界性网络,从1890年之后变得更加紧密。虽然从地理范围上看,它只是稍稍有所扩展而已,但是交往的规模和速度却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主要是由来自技术的--还有政治的--各种变革所使然。--(美)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材料三:1929年以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政策宣告了一种全球化倒退趋向。那些自给自足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似乎最具有安然渡过难关的能力。意大利所遭受的损失就要小于其他国家,苏联似乎也是如此。--(美)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地理大发现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世界性网络在1890年之后和1990年之后变得更加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从“技术的”和“政治的”方面分析这两个时期世界性网络更加紧密的原因。
              (3)1929年以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哪些政策宣告了一种全球化倒退趋向?二战后初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重建全球化并对这些措施进行简要评价。
            • 5. 近来,海洋权益之争不断升温,海岛既是海洋权益的基点,同时也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是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他发现,人类在海上的机动性超过了陆地.他在研究了英帝国长期称霸世界的历史后,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马汉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岛和巴拿马地峡;海军威力=力量+位置,海军必须以“集中”为战略法则,同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马汉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在美国再版了30多次,并在全世界广泛流传.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是海权论的鼻祖.他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于对海权这一概念的创建和廓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体现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对当时的世界和后世历史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60百科词条
              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马汉关于海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 6.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商业革命”的影响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商业战争”的失利
              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 7.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B.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C.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D.清朝闭关锁国
            • 8. 17世纪上半叶,茶和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大量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欧洲的果菜园艺开始发展起来。材料反映(  )
              A.饮食呈现交流与融合趋势
              B.正确的饮食观念逐步确立
              C.欧洲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D.欧洲各阶层饮食存在差异
            • 9. 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
              材料一: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3)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