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
              C.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 2. 历史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比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段流行服装
              20世纪上半期长袍、马褂、粗布长短襦、长短裤等;西装、中山装、旗袍等
              21世纪50年代制服装、列宁装、连衣裙、花布衣衫或花布袄
               20世纪末高档西装、休闲装、中山装,汉服、唐装、清装崭露头角
              --改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如图所示

              (1)材料一简要反映了我国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分别指出各阶段服饰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6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后两个时代,美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 3. “经济像人一样,如果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可能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但你一定要用三天时间就把这病治好,就可能一生都没办法。政府短期经济刺激政策会给经济长期运行带来隐患”。下列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
              A.政府要加强对经济干预
              B.国民经济军事化
              C.政府只是守夜人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4.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
              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5.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社会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了类似条约……
              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摘编自《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并分析胡佛政府的做法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类别               年份
              1970年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 6. 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史,折射了人类社会孕育成长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特点?
              (2)以英国圈地运动为例,说明其对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在农业发展问题上,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苏俄(联)在列宁执政时期,有哪些经济措施?我国在1953~1956年通过什么形式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4)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 7. 英美两国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时间(年)贸易政策
              1786英法谈判达成“艾顿商约”,法国降低英国棉毛织品、五金商品的进口税率;英国降低法国葡萄酒的进口税率。
              1813和1833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1846议会废除《谷物法》,谷物可以自由贸易
              1849议会废除《航海条例》,沿海贸易开放
              1860《英法商约》签订:互减关税、最惠国待遇、自由贸易原则
              --据[英]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18、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英国德国美国
              1870年32%13%23%
              1900年20%17%30%
              1913年14%19%36%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材料三 美国新政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罗斯福的一封信中写道:“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如果您失败了,合理的抉择将在全世界蒙受严重的损失,而听任正统力量与革命去一决雌雄。可是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3)你是怎样理解“如果您成功的话,……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 8.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成为“发明大王”。研制电灯的关键是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庆历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沈括《梦溪笔谈》
              (1)请摘录材料一中能体现范文正经济思想的内容,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该经济思想。
              材料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18年夏至1920年春为第一阶段,1920年春至1921年春为第二阶段。……据苏俄中央统计局统计,1918-1919年度在26个省运达的粮食总量中有56%是粮食投机小贩运来的。城市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10倍的高价从黑市上购买食品和日用品。1919年春,在15个城市居民面包消费量中,从黑市上购买的占60%.经济状况的极端恶化,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空前的困苦中。人们连续几年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由于饥荒和营养不良,流行性疾病一度泛滥。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上的对策。
              材料三  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货币主义者都是凯恩斯主义者的主要陪衬。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领导下,他们对凯恩斯的政策与理论提出了有效的反对。凯恩斯主义者于20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消费函数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也没有考虑价格或价格水平。
              --[美]哈里•兰德雷斯和大卫•C•柯南德尔《经济思想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货币学派的具体主张,并说明美国和英国开始实行货币主义的执政者及其经济措施。
              (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 10. 中外历史学家的历史三段论很有新颖之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夏禹家天下以后有记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二二〇〇~公元二〇〇〇年).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型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在1911年的大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并且列举“群雄竞起”的表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