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商业团体。
              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1602年,荷兰1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联合公司——东印度公司。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之间具有贸易垄断权。
              1611年,一些股东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形成了世界第一个股票市场。
              1621年,因班达岛居民将豆蔻(一种香料)卖给了非荷兰籍商人,东印度公司将岛上居民杀戮殆尽。
              1624年,入侵台湾,并开始垄断马尼拉与中国间的贸易。公司转运贸易包括荷兰的金属、巴达维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织品。
              1669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公司为股东带来了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
              1670年,公司开始将亚洲的棉布卖到美洲,换取当地的贵金属。
              1690年,公司在亚洲的财务开始转盈为亏,这一情况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1799年,公司解散。
              (1)依据材料归纳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近代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公司衰亡的外部原因。(6分)
              由于长期的农耕习惯和封建统治,中国人普遍重土轻迁,一村一乡一县的人,相互间世代为邻,姻亲互联。一地域的人生活习惯类似,使用同一方言,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文化圈子……明清商人(外出经商时)就借助血缘和地缘关系结成团伙……采取统一行动,排挤(当地不同籍贯的)同行,牟取垄断地位。——《会馆与客家商帮》
              (2)结合所学分析商帮形成的原因。(4分)
              在华外商商会于19世纪中叶产生,但国人对这种组织模式的认识,却是在1895年后才逐渐形成的。1897年张謇作《商会议》,提出设商会“仿德国、日本章程,由各省总会会同督、抚……补商力初办之不足”。康有为在1898年《条陈商务折》指出:“英之得美洲、澳洲,荷兰之得南洋,皆以商会之故”,成立商会“富国可望成效”。1904年清廷颁布了《禀定商会简明章程》作为各地成立商会的法律依据,规定商会“保商利,有联络无倾轧……成为重商之脉络”。上海商务总会首先成立,规定“凡在上海经商者”,包括总部在外地但“有分支驻沪者,得入本会”。1907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商会商法讨论会,全国85个商会派代表参加。商定“成一中国商法,庶足以资保护”。后来完成了《公司法》和《商法总则》的草案,为清朝采纳。——摘编自《中国商会制度的创立》《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3)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商会成立的背景,并依据材料归纳商会在近代历史中起到的作用(6分)
              (4)依据相关材料,从组成和目的两个方面比较明清商帮与近代中国商会的不同。(4分)
            • 2.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是在社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分)
              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取得“新阿姆斯特丹”的领土,命名为“纽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世纪下半叶,纽约人口愈来愈多并成为商业中心,在缺乏劳力的情况下,纽约成为黑奴市场的大本营。
              (1)阅读材料,依据所学设想纽约黑奴市场的黑奴是经过怎样的途径被贩运来的。这种贸易方式给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利物浦位于不列颠西海岸,濒临默西河口,面向大西洋。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715年利物浦建成英国第一个船坞,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19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19世纪40-50年代,大约75%-90%的兰开夏的原棉由利物浦输入,到1852年,由利物浦输出的煤为25万吨,铁锭、铁块等325000吨,亚麻25000吨,其他工业品8000吨,陶器54000吨,工业用铜5600吨。可见,利物浦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进出口商港,为英格兰西北部工业腹地提供服务。
              (2)运用材料,结合所学,试从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两方面分析19世纪利物浦从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发展成为英国重要贸易港口的原因。(8分)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西方工业文明向传统的农业中国展示其成就与优势的窗口。外商经由买办之手以上海为龙头,建立起商品销售网和原料收购网,倾销西方工业品,掠夺中国的丝茶,并进而加强对华经济渗透,垄断与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于是租界内外,经营洋货、或为洋人服务的商店越来越多,到19世纪末,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商业中心。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上海是怎样开埠的?开埠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 ”。
              ——《航海条例》
              材料二  1806年拿破仑击败第四次反法同盟回国后,借口英国对大陆的封锁,颁布《柏林敕令》:“凡与不列颠岛的一切通商以及一切通讯禁止之。”“凡直接来自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舶……一概不准进入任何口岸。”
              ——《欧洲近代史选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8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用意是什么?(8分)
              (3)以上两种政策的实质是什么?(3分)
            0/40

            进入组卷